我快樂,我是殷墟志愿者
發布人:安陽殷墟 點擊數:40722 更新時間:2011年11月16日
安陽殷墟志愿者 張洪清
或許是到了不惑之年,對于物質生活沒有更多的欲望;或許是工作趨于平穩,總覺得生活中少了些激情。不甘平淡的我,總盼望能有什么機會讓我展示自己的價值,發揮自己的“余熱”。
前年的四月,在長兄的“蠱惑和慫恿”下,我抱著對殷商文化的熱愛,參加了世界文化遺產——安陽殷墟景區志愿者講解員的招募。頃刻間,面試、培訓、自學、實習、考核等準備工作“滾滾而來”,由于時間緊迫,就連吃飯、走路、上衛生間的分分秒秒都被我用來準備景區的講解詞。妻子更是“深受其害”,午夜時分還在一遍遍聆聽我“無實物”的講解。
四月十九日,我和其他的志愿者們終于在戰戰兢兢中,通過了殷墟管理處“ 專家考核組”審核,開始“閃亮登場”,成為一名快樂的志愿者。
有人曾經說過:人們往往在月光下享受情感,在太陽下計較功利??晌颐靼字驹刚叩墓ぷ骶褪欠瞰I的事業,沒有鮮花、沒有掌聲,是新時期雷鋒精神的延續。殷墟志愿者的講解工作雖然枯燥,也可能帶來非議和誤解,但是,講解工作卻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快樂和成就感。在殷墟志愿者這個團隊里,我看見隊友的堅強、樂觀、自信、智慧,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著志愿者共同的特點:善良、強烈的責任心。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樣,互相交流生活感悟,互相鼓勵安慰,共同 游客的快樂,共同體會殷商文化的博大景深。
殷墟志愿者里群英薈萃,人才濟濟,不但有“60后”、“70后”這些中堅力量,也不乏有“80后”躍動的身影。我的侄女,一位大二的學生,“資深”的老志愿者,連“五一”短暫假期都不舍得休息,利用一切空余的時間進行著她的志愿者行動。每每聽到她娓娓動聽的講解,我心里都忍不住感嘆:如果說漢字是甲骨文的傳載和延續,體現出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燦爛文明,那么我們兄弟、叔侄牽手,并肩走進志愿者的行列,無疑是在詮釋一種繼承精神,更是承擔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!社會的進步不僅是科技的發展,更是道德的提高,文明素質的進步??!“送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,一個人只有懂得奉獻,才會有回報,才會有快樂!
我的志愿者生活雖說今有兩年的時間,但是,在此期間,我感受到了殷商文化的底蘊和博大精深,結交了許多朋友,收獲了知識,豐富了自己的生活。更重要的是我領悟到快樂和充實所不可或缺的條件,即:愛心、信心、恒心,還應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念和鍥而不舍的意志。
我愛安陽、我愛殷墟文化、我愛殷墟志愿者團隊,我更愛我們每一個志愿者。如果可以,我真的希望能喝他們做一輩子的快樂志愿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