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揚民族文化 發揮基地示范作用
發布人:安陽殷墟 點擊數:32682 更新時間:2010年10月05日
殷墟博物苑是安陽市對外開放的主要“窗口”單位之一,是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。殷墟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并經考古發掘證實的最早的都城;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──甲骨文的發祥地;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──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地;又是世界上最早的檔案館──127 甲骨坑的所在地。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──婦好的事跡,則更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題材。今天的殷墟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,它記載和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明。
人民日報記者蔣涵箴先生在參觀了殷墟后,曾在《人民日報》上撰文寫道:“假如我有一個上中小學的孩子,我一定要帶他到安陽去參觀殷墟,看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,讓他見識一下曾經震驚世界的中國古代最早的文字;假如我是一個教師,我一定組織我的學生去安陽,上一堂生動的語文課,講解漢字的起源..... ”殷墟正是以這種反映中華民族歷史風采的獨有特色,讓前來參觀的廣大游客和青少年學生感受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啟迪,激勵著社會各界和青少年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。
幾年來,殷墟博物苑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生。2005年,北京陳經綸中學——人生遠足營,在我苑開展“邁好青春第一步”初一年級“離隊建團”儀式,同學們在這里舉行了“感受殷商歷史”、“入團宣誓”、“讀父母的信”等活動,在被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所震撼的同時,也被老師教誨和父母的愛心深深的感動著。
為更好地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,發揮教育基地示范作用,讓盡可能多的游客特別是大、中、小學的學生了解殷商文化,我們編輯出版了《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叢書——燦爛的殷商文明》。2004年,我們根據黨中央、國務院下發的(2004)8號文件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》,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,制定未成年人“三理”教育的工作方案;進行任務分解;進行環境整治,充實展示內容;邀請有關專家和老師對我們的講解隊伍進行培訓,提高我苑講解員的綜合服務水平。對來苑參觀的未成年人進行殷商歷史講解的同時,進行“三理”教育,我苑按照國家發改委辦公廳“關于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未成年人實行門票減免的政策的通知 ”的要求,向全國中小學校團體參觀實行免費政策。制定學生團體預約接待制度。針對大、中、小學生的特點,編寫了針對未成年人的講解詞,由專人負責接待學校團體預約登記,與來苑參觀的學校簽訂參觀協議,配備專職講解員,為確保未成年人參觀的安全和景區的參觀游覽秩序,學校團體參觀時間為周一至周四,每天限兩所學校,每次參觀人數限500人,游覽時間為2小時,引導教育學生在參觀的同時,要愛護遺址,維護景區環境。同時,我們認真開展與本市及周邊地市的大、中、小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共建活動。1997年以來,開展共建活動的有清華大學、鄭州大學等國內一些著名院校,并與我市115所大、中、小學校簽訂了共建協議,接待學生近百萬人次,舉辦未成年教育活動180余次。同時,我苑15名講解員被聘為校外輔導員,參加校外輔導活動56次。
開展共建活動以來,來苑參觀學習的學生人數逐年遞增,結合“三理教育”活動,我們開展走出去(輔導進校園)請進來(專家學者)等多種形式的講座,為開展未成年教育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,對陶冶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之情,增強民族自豪感,激勵青少年的報國之志,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